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外乎三种原因造成:一是油墨问题;二是印刷机及印刷对象状况问题;三是操作者的技能问题。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弄清发生问题的原因,来采取相应对策。
印前、印刷中注意事项
木纹纸印刷是近年来全球范内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在这一领域全部采用凹版印刷,使用溶剂性和水性油墨。木纹纸分为薄纸和厚纸(也叫浸渍装饰纸)两种,薄纸用溶剂型油墨印刷,厚纸全部采用水性油墨印刷,而水性油墨的比例在迅速增加。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外乎三种原因造成:一是油墨问题;二是印刷机及印刷对象状况问题;三是操作者的技能问题。所以当问题发生时,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弄清发生问题的原因,来采取相应对策。
尽管凹版印刷中,采用溶剂型油墨和水性油墨印刷时出现的问题大多大同小异,但水性木纹纸印刷与传统的凹版印刷还是有许多不尽相同的地方。下面就列举一些用水性油墨印刷木纹纸过程中常见的应注意的问题。
1.印前注意事项
印版最好采用电雕版或激光版,版深在15pm~20um之间最适合。这是由于水墨中的溶剂绝大部分都是水,水的极性比有机溶剂大,张力自然就大,版浅能避免出现水波纹,还能提高印刷速度。但如果版深在25um以上还是会有水波纹现象,所以,采用好的印版很重要。
在印刷前,油墨倒在墨槽后,让印版空转5-10分钟,起到润湿印版及搅拌的作用;在印刷过程中,为了观察印品需停止印刷时,不能让印版停止转动,避免印版上的油墨干燥造成堵版。
印前根据版的深浅来调整好印黏度,在印剧过程中尽量不要加入水,只要加入黏度一致的调好的新墨即可。因为水墨在印刷过程中,在32℃温度下1小时,水的挥发只有1.2%,因此油墨黏度变化很小。不断补充新墨可以保持印品颜色的稳定性,提高印刷品的合格率。
2.印刷过程中常见问题
堵版。表现为图案印不出来,严重时可看见一层墨迹。原因是油墨太快干,使墨干结在凹穴内;机速慢了;印版不好。处理方法:墨中可加入慢干溶剂减缓干性,如丙二醇、卡基醇等;适当提高机速;重新制版。
白点多。即印品上本该是图纹部分的网点,出现很多网点空白而可以直接看到基材,俗称白点,特别是图纹浅版部分。主要原因是原纸表面太粗糙平整度差;二是油墨黏度高对承印物湿润差的结果。处理方法:采用平整度好的原纸;调低油墨黏度,加入有机溶剂或基材润湿剂增加油墨对原纸的润湿性。
发虚和晕圈。图案网点印迹不实向四周散开,墨层薄淡叫发虚;围绕图纹边缘起双边,叫晕图。原因:主要是印版压力不均匀;也有油墨浓度不足或过稀引起发虚的。印版辊筒压力太重,油墨黏度不足,使凹穴的墨在压印前泛出来引起晕圈。处理方法:调整版辊压力,调整油墨浓度和黏度,提高干燥速度。
刮痕。印品非图纹部分出现一条条的颜色。原因:最主要原因是刮刀问题,如刮刀不平直有损伤;压力不适当;刮刀与辊筒角度不合适。其中也有油墨因素引起的刮刀问题,如油墨中有杂物,粒子粗硬;油墨黏度过高;油墨对印版辊筒黏性过强;油墨干燥过快或过慢。也有因印版辊筒引起的,如辊筒加工不良;版纹过深;镀铬材料差。处理方法:属刮刀原因则改用平直锋锐的刮刀,调整刀的角度和压力;属油墨原因的,上机印剧前过滤油墨,调整到适当黏度,调整干性及黏性;属辊筒原因的,改用光滑辊筒,修正版纹,必要时重新均匀镀铬。
油墨不上版。印迹不均匀且深浅不ー,特别是满版图纹部分。原因:干燥速度过快;油墨触变性大流动性不好;油墨与印版辊筒及纸张之间亲和性欠佳;静电影响等。处理方法:调整油墨干燥速度,可加入慢干剂;改良油墨流动性;加入溶剂或基材润湿剂增加油的亲版和亲基材能力;用溶剂擦拭版辊,减少静电。
脏版。在非图文部分上有一层很薄的油墨转印在承印物不应有油墨的部分上。原因:油墨黏度高对版辊表面粘附强;版辊镀铬层出现树皮层,即整个镀层有树皮状微条纹;镀层粗糙或有不规范的麻点;刮刀角度太小或刮刀已钝而刮不净;油墨太慢干时,遇到以上情况也会脏版。解决办法:首先要降低油墨黏度,减少其对印版的粘附性;若是镀铬层发生问题,一要重新做版;调整刮刀角度或更换新刀片;加入酒精等溶剂加快油墨干燥速度。
水纹。印品实填部分有水波纹现象发生。原因:调墨时加太多水使油墨稀薄到了极点;上机黏度太低;印版版深过深。解决方法:不要将油墨兑得太稀,调墨时应加入适量冲淡剂而不要只加水,若墨槽中还有过稀的油墨或的油墨的黏度太低,应补充一部分原墨和冲淡剂,并检查油墨的品质;应使用适合水墨用的较浅版的版辊。
重影、皱纸。油墨在叠印部分出现双影或多影现象。原因:主要是由于压力辊压力过大或印刷机放卷和收卷张力不均匀导致重影;张力不均匀还会导致皱纸。解决方法:调整好各印版压力辊筒的压力,调整好印刷机的放卷和收卷张力。